红叶的技术日志

希望每天能努力多一点

IT博客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聚合 管理
  184 Posts :: 9 Stories :: 22 Comments :: 0 Trackbacks

#

配置Cisco PIX防火墙


如何配置Cisco PIX防火墙 (转载自无限矩阵 作者:verve)

任何企业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部分都是实现和维护防火墙,因此防火墙在网络安全的实现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防火墙通常位于企业网络的边缘,这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并限制网络互访从而保护企业内部网络。设置防火墙目的都是为了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唯一的通道,简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在众多的企业级主流防火墙中,Cisco PIX防火墙是所有同类产品性能最好的一种。Cisco PIX系列防火墙目前有5种型号PIX506,515,520,525,535。其中PIX535是PIX 500系列中最新,功能也是最强大的一款。它可以提供运营商级别的处理能力,适用于大型的ISP等服务提供商。但是PIX特有的OS操作系统,使得大多数管理是通过命令行来实现的,不象其他同类的防火墙通过Web管理界面来进行网络管理,这样会给初学者带来不便。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如何配置Cisco PIX防火墙。

在配置PIX防火墙之前,先来介绍一下防火墙的物理特性。防火墙通常具有至少3个接口,但许多早期的防火墙只具有2个接口;当使用具有3个接口的防火墙时,就至少产生了3个网络,描述如下:
内部区域(内网)。 内部区域通常就是指企业内部网络或者是企业内部网络的一部分。它是互连网络的信任区域,即受到了防火墙的保护。
外部区域(外网)。 外部区域通常指Internet或者非企业内部网络。它是互连网络中不被信任的区域,当外部区域想要访问内部区域的主机和服务,通过防火墙,就可以实现有限制的访问。
停火区(DMZ)。 停火区是一个隔离的网络,或几个网络。位于停火区中的主机或服务器被称为堡垒主机。一般在停火区内可以放置Web服务器,Mail服务器等。停火区对于外部用户通常是可以访问的,这种方式让外部用户可以访问企业的公开信息,但却不允许他们访问企业内部网络。注意:2个接口的防火墙是没有停火区的。

由于PIX535在企业级别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下面主要说明PIX525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PIX防火墙提供4种管理访问模式:
非特权模式。 PIX防火墙开机自检后,就是处于这种模式。系统显示为pixfirewall>
特权模式。 输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改变当前配置。显示为pixfirewall#
配置模式。 输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此模式,绝大部分的系统配置都在这里进行。显示为pixfirewall(config)#
监视模式。 PIX防火墙在开机或重启过程中,按住Escape键或发送一个“Break”字符,进入监视模式。这里可以更新操作系统映象和口令恢复。显示为monitor>

配置PIX防火墙有6个基本命令:nameif,interface,ip address,nat,global,route.
这些命令在配置PIX是必须的。以下是配置的基本步骤:
1. 配置防火墙接口的名字,并指定安全级别(nameif)。
Pix525(config)#nameif ethernet0 outside security0
Pix525(config)#nameif ethernet1 inside security100
Pix525(config)#nameif dmz security50
提示:在缺省配置中,以太网0被命名为外部接口(outside),安全级别是0;以太网1被命名为内部接口(inside),安全级别是100.安全级别取值范围为1~99,数字越大安全级别越高。若添加新的接口,语句可以这样写:
Pix525(config)#nameif pix/intf3 security40 (安全级别任取)

2. 配置以太口参数(interface)
Pix525(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 auto(auto选项表明系统自适应网卡类型 )
Pix525(config)#interface ethernet1 100full(100full选项表示100Mbit/s以太网全双工通信 )
Pix525(config)#interface ethernet1 100full shutdown (shutdown选项表示关闭这个接口,若启用接口去掉shutdown )

3. 配置内外网卡的IP地址(ip address)
Pix525(config)#ip address outside 61.144.51.42 255.255.255.248
Pix525(config)#ip address inside 192.168.0.1 255.255.255.0
很明显,Pix525防火墙在外网的ip地址是61.144.51.42,内网ip地址是192.168.0.1

4. 指定要进行转换的内部地址(nat)
网络地址翻译(nat)作用是将内网的私有ip转换为外网的公有ip.Nat命令总是与global命令一起使用,这是因为nat命令可以指定一台主机或一段范围的主机访问外网,访问外网时需要利用global所指定的地址池进行对外访问。nat命令配置语法:nat (if_name) nat_id local_ip [netmark]
其中(if_name)表示内网接口名字,例如inside. Nat_id用来标识全局地址池,使它与其相应的global命令相匹配,local_ip表示内网被分配的ip地址。例如0.0.0.0表示内网所有主机可以对外访问。[netmark]表示内网ip地址的子网掩码。
例1.Pix525(config)#nat (inside) 1 0 0
表示启用nat,内网的所有主机都可以访问外网,用0可以代表0.0.0.0
例2.Pix525(config)#nat (inside) 1 172.16.5.0 255.255.0.0
表示只有172.16.5.0这个网段内的主机可以访问外网。

5. 指定外部地址范围(global)
global命令把内网的ip地址翻译成外网的ip地址或一段地址范围。Global命令的配置语法:global (if_name) nat_id ip_address-ip_address [netmark global_mask]
其中(if_name)表示外网接口名字,例如outside.。Nat_id用来标识全局地址池,使它与其相应的nat命令相匹配,ip_address-ip_address表示翻译后的单个ip地址或一段ip地址范围。[netmark global_mask]表示全局ip地址的网络掩码。
例1. Pix525(config)#global (outside) 1 61.144.51.42-61.144.51.48
表示内网的主机通过pix防火墙要访问外网时,pix防火墙将使用61.144.51.42-61.144.51.48这段ip地址池为要访问外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全局ip地址。
例2. Pix525(config)#global (outside) 1 61.144.51.42
表示内网要访问外网时,pix防火墙将为访问外网的所有主机统一使用61.144.51.42这个单一ip地址。
例3. Pix525(config)#no global (outside) 1 61.144.51.42
表示删除这个全局表项。

6. 设置指向内网和外网的静态路由(route)
定义一条静态路由。route命令配置语法:route (if_name) 0 0 gateway_ip [metric]
其中(if_name)表示接口名字,例如inside,outside。Gateway_ip表示网关路由器的ip地址。[metric]表示到gateway_ip的跳数。通常缺省是1。
例1. Pix525(config)#route outside 0 0 61.144.51.168 1
表示一条指向边界路由器(ip地址61.144.51.168)的缺省路由。
例2. Pix525(config)#route inside 10.1.1.0 255.255.255.0 172.16.0.1 1
Pix525(config)#route inside 10.2.0.0 255.255.0.0 172.16.0.1 1
如果内部网络只有一个网段,按照例1那样设置一条缺省路由即可;如果内部存在多个网络,需要配置一条以上的静态路由。上面那条命令表示创建了一条到网络10.1.1.0的静态路由,静态路由的下一条路由器ip地址是172.16.0.1

OK,这6个基本命令若理解了,就可以进入到pix防火墙的一些高级配置了。

A. 配置静态IP地址翻译(static)
如果从外网发起一个会话,会话的目的地址是一个内网的ip地址,static就把内部地址翻译成一个指定的全局地址,允许这个会话建立。static命令配置语法:static (internal_if_name,external_if_name) outside_ip_address inside_ ip_address 其中internal_if_name表示内部网络接口,安全级别较高。如inside.
external_if_name为外部网络接口,安全级别较低。如outside等。outside_ip_address为正在访问的较低安全级别的接口上的ip地址。inside_ ip_address为内部网络的本地ip地址。
例1. Pix525(config)#static (inside, outside) 61.144.51.62 192.168.0.8
表示ip地址为192.168.0.8的主机,对于通过pix防火墙建立的每个会话,都被翻译成61.144.51.62这个全局地址,也可以理解成static命令创建了内部ip地址192.168.0.8和外部ip地址61.144.51.62之间的静态映射。
例2. Pix525(config)#static (inside, outside) 192.168.0.2 10.0.1.3
例3. Pix525(config)#static (dmz, outside) 211.48.16.2 172.16.10.8
注释同例1。通过以上几个例子说明使用static命令可以让我们为一个特定的内部ip地址设置一个永久的全局ip地址。这样就能够为具有较低安全级别的指定接口创建一个入口,使它们可以进入到具有较高安全级别的指定接口。



B. 管道命令(conduit)
前面讲过使用static命令可以在一个本地ip地址和一个全局ip地址之间创建了一个静态映射,但从外部到内部接口的连接仍然会被pix防火墙的自适应安全算法(ASA)阻挡,conduit命令用来允许数据流从具有较低安全级别的接口流向具有较高安全级别的接口,例如允许从外部到DMZ或内部接口的入方向的会话。对于向内部接口的连接,static和conduit命令将一起使用,来指定会话的建立。
conduit命令配置语法:
conduit permit | deny global_ip port[-port] protocol foreign_ip [netmask]
permit | deny 允许 | 拒绝访问
global_ip 指的是先前由global或static命令定义的全局ip地址,如果global_ip为0,就用any代替0;如果global_ip是一台主机,就用host命令参数。
port 指的是服务所作用的端口,例如www使用80,smtp使用25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服务名称或端口数字来指定端口。
protocol 指的是连接协议,比如:TCP、UDP、ICMP等。
foreign_ip 表示可访问global_ip的外部ip。对于任意主机,可以用any表示。如果foreign_ip是一台主机,就用host命令参数。
例1. Pix525(config)#conduit permit tcp host 192.168.0.8 eq www any
这个例子表示允许任何外部主机对全局地址192.168.0.8的这台主机进行http访问。其中使用eq和一个端口来允许或拒绝对这个端口的访问。Eq ftp 就是指允许或拒绝只对ftp的访问。
例2. Pix525(config)#conduit deny tcp any eq ftp host 61.144.51.89
表示不允许外部主机61.144.51.89对任何全局地址进行ftp访问。
例3. Pix525(config)#conduit permit icmp any any
表示允许icmp消息向内部和外部通过。
例4. Pix525(config)#static (inside, outside) 61.144.51.62 192.168.0.3
Pix525(config)#conduit permit tcp host 61.144.51.62 eq www any
这个例子说明static和conduit的关系。192.168.0.3在内网是一台web服务器,现在希望外网的用户能够通过pix防火墙得到web服务。所以先做static静态映射:192.168.0.3->61.144.51.62(全局),然后利用conduit命令允许任何外部主机对全局地址61.144.51.62进行http访问。

C. 配置fixup协议
fixup命令作用是启用,禁止,改变一个服务或协议通过pix防火墙,由fixup命令指定的端口是pix防火墙要侦听的服务。见下面例子:
例1. Pix525(config)#fixup protocol ftp 21
启用ftp协议,并指定ftp的端口号为21
例2. Pix525(config)#fixup protocol http 80
Pix525(config)#fixup protocol http 1080
为http协议指定80和1080两个端口。
例3. Pix525(config)#no fixup protocol smtp 80
禁用smtp协议。
2006-5-7 20:37 #1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QQ 
 
Fovking
论坛长老
Rank: 4
未来的国家主席


UID 105416
精华 2
积分 1285
帖子 666
金币 1262
金钱 3115 两
月币 100026 元
存款 0 元
阅读权限 40
注册 2006-5-3
来自 东土大唐
[广告]: 最新的音乐,最热的明星,尽在掌握!
D. 设置telnet
telnet有一个版本的变化。在pix OS 5.0(pix操作系统的版本号)之前,只能从内部网络上的主机通过telnet访问pix。在pix OS 5.0及后续版本中,可以在所有的接口上启用telnet到pix的访问。当从外部接口要telnet到pix防火墙时,telnet数据流需要用ipsec提供保护,也就是说用户必须配置pix来建立一条到另外一台pix,路由器或vpn客户端的ipsec隧道。另外就是在PIX上配置SSH,然后用SSH client从外部telnet到PIX防火墙,PIX支持SSH1和SSH2,不过SSH1是免费软件,SSH2是商业软件。相比之下cisco路由器的telnet就作的不怎么样了。
telnet配置语法:telnet local_ip [netmask]
local_ip 表示被授权通过telnet访问到pix的ip地址。如果不设此项,pix的配置方式只能由console进行。


说了这么多,下面给出一个配置实例供大家参考。

Welcome to the PIX firewall

Type help or '?' for a list of available commands.
PIX525> en
Password:
PIX525#sh config
: Saved
:
PIX Version 6.0(1) ------ PIX当前的操作系统版本为6.0
Nameif ethernet0 outside security0
Nameif ethernet1 inside security100 ------ 显示目前pix只有2个接口
Enable password 7Y051HhCcoiRTSQZ encrypted
Passed 7Y051HhCcoiRTSQZ encrypted ------ pix防火墙密码在默认状态下已被加密,在配置文件中不会以明文显示,telnet 密码缺省为cisco
Hostname PIX525 ------ 主机名称为PIX525
Domain-name 123.com ------ 本地的一个域名服务器123.com,通常用作为外部访问
Fixup protocol ftp 21
Fixup protocol http 80
fixup protocol h323 1720
fixup protocol rsh 514
fixup protocol smtp 25
fixup protocol sqlnet 1521
fixup protocol sip 5060 ------ 当前启用的一些服务或协议,注意rsh服务是不能改变端口号
names ------ 解析本地主机名到ip地址,在配置中可以用名字代替ip地址,当前没有设置,所以列表为空
pager lines 24 ------ 每24行一分页
interface ethernet0 auto
interface ethernet1 auto ------ 设置两个网卡的类型为自适应
mtu outside 1500
mtu inside 1500 ------ 以太网标准的MTU长度为1500字节

ip address outside 61.144.51.42 255.255.255.248
ip address inside 192.168.0.1 255.255.255.0 ------ pix外网的ip地址61.144.51.42,内网的ip地址192.168.0.1
ip audit info action alarm
ip audit attack action alarm ------ pix入侵检测的2个命令。当有数据包具有攻击或报告型特征码时,pix将采取报警动作(缺省动作),向指定的日志记录主机产生系统日志消息;此外还可以作出丢弃数据包和发出tcp连接复位信号等动作,需另外配置。
pdm history enable ------ PIX设备管理器可以图形化的监视PIX
arp timeout 14400 ------ arp表的超时时间
global (outside) 1 61.144.51.46 ------ 如果你访问外部论坛或用QQ聊天等等,上面显示的ip就是这个
nat (inside) 1 0.0.0.0 0.0.0.0 0 0
static (inside, outside) 61.144.51.43 192.168.0.8 netmask 255.255.255.255 0 0
conduit permit icmp any any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61.144.51.43 eq www any
conduit permit udp host 61.144.51.43 eq domain any
------ 用61.144.51.43这个ip地址提供domain-name服务,而且只允许外部用户访问domain的udp端口
route outside 0.0.0.0 0.0.0.0 61.144.51.61 1 ------ 外部网关61.144.51.61
timeout xlate 3:00:00 ------ 某个内部设备向外部发出的ip包经过翻译(global)后,在缺省3个小时之后此数据包若没有活动,此前创建的表项将从翻译表中删除,释放该设备占用的全局地址
timeout conn 1:00:00 half-closed 0:10:00 udp 0:02:00 rpc 0:10:00 h323 0:05:00 sip 0:30:00 sip_media 0:02:00
timeout uauth 0:05:00 absolute ------ AAA认证的超时时间,absolute表示连续运行uauth定时器,用户超时后,将强制重新认证
aaa-server TACACS+ protocol tacacs+
aaa-server RADIUS protocol radius ------ AAA服务器的两种协议。AAA是指认证,授权,审计。Pix防火墙可以通过AAA服务器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
no snmp-server location
no snmp-server contact
snmp-server community public ------ 由于没有设置snmp工作站,也就没有snmp工作站的位置和联系人
no snmp-server enable traps ------ 发送snmp陷阱
floodguard enable ------ 防止有人伪造大量认证请求,将pix的AAA资源用完
no sysopt route dnat
telnet timeout 5
ssh timeout 5 ------ 使用ssh访问pix的超时时间
terminal width 80
Cryptochecksum:a9f03ba4ddb72e1ae6a543292dd4f5e7
PIX525#
PIX525#write memory ------ 将配置保存


上面这个配置实例需要说明一下,pix防火墙直接摆在了与internet接口处,此处网络环境有十几个公有ip,可能会有朋友问如果我的公有ip很有限怎么办?你可以添加router放在pix的前面,或者global使用单一ip地址,和外部接口的ip地址相同即可。另外有几个维护命令也很有用,show interface查看端口状态,show static查看静态地址映射,show ip查看接口ip地址,ping outside | inside ip_address确定连通性。

本文只是对pix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做了相关描述,pix其他的一些功能例如AAA服务器,vpn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
posted @ 2006-06-14 11:22 applezk's IT blog 阅读(34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Red Hat Linux9 入门指南中就有详细的说明,我今天试了一下很凑效。我想对你的redhat 8.0应该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以下是我从文档中复制过来的,希望对你有用。
你可以使用单用户 Linux 模式来登录,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根口令。

要进入单用户Linux模式,重新引导计算机。如果你使用的是默认的引导装载程序 GRUB,你可以执行下列步骤来进入单用户模式:


在引导装载程序菜单上,键入 [e] 来进入编辑模式。

你会面对一个引导项目列表。查找其中类似以下输出的那一行:

kernel /vmlinuz-2.4.18-0.4 ro root=/dev/hda2


按箭头键直到这一行被突出显示,然后按 [e]。

按一下空格键来添加一个空格,然后添加 single 来通知 GRUB 引导单用户 Linux 模式。按 [Enter] 键来使编辑结果生效。

你会被带回编辑模式屏幕,从这里,按 [b],GRUB 就会引导单用户 Linux 模式。载入结束后,你会面对一个类似以下的 shell 提示:

sh-2.05#


现在,你便可以改变根命令,键入: passwd root

你会被要求重新键入口令来校验。结束后,口令就会被改变,你便可以在提示下键入 reboot 来重新引导;然后,象平常一样登录为根用户。
提醒:在输入新口令时,可能提示符并不移动,不要管他,你输你的口令即可。
posted @ 2006-05-31 12:36 applezk's IT blog 阅读(242)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下面介绍如何在Linux上构建一个MRTG监控中心。

第一步:安装操作系统

MRTG可运行在绝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当然也包括Linux。这里选用的是Fedora Core 1。为了构建一个MRTG监控中心,还需要安装Apache和MRTG。考虑到能适应更多的Linux版本,可以不选用RPM的安装方式,尽管它比较简单,而是从tar包开始安装。

第二步:安装Apache

解压:
#tar -xzpvf httpd-2.0.47.tar.gz -C /var/local/

编译:

#cd /var/local/httpd-2.0.47/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terry_yu/httpd --enable-so
#make

安装:

#make install

设置为开机时启动:

#echo "/usr/local/terry_yu/httpd/bin/apachectl start" >> /etc/rc.local

第三步:配置Apache的页面认证

在Apache的配置文件/usr/local/terry_yu/httpd/conf/httpd.conf中,找到对/usr/local/terry_yu/httpd/htdocs目录的定义,将其中的“AllowOverride None”修改为“AllowOverride all”。

在/usr/local/terry_yu/httpd/htdocs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htaccess的文件,其内容如下:

authuserfile /usr/local/terry_yu/httpd/.htpasswd
authname "Traffic Monitor(Haplink IDC)"
authtype basic
require valid-user

然后,建立账号,并生成密码文件。使用以下命令为terry建立一个账号:

#/usr/local/terry_yu/httpd/bin/htpasswd  -c
#/usr/local/terry_yu/httpd/.htpasswd terry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修改terry的账号密码:

#/usr/local/terry_yu/httpd/bin/htpasswd -m .htpasswd terry

最后,启动Apache。使用以下命令启动Apache:

#/usr/local/terry_yu/httpd/bin/apachectl start

启动Apache后,访问HTTP服务,如果要求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则Apache的页面认证配置成功。

 

第四步:安装MRTG

由于MRTG需要其它的一些库来生成图片,所以先要安装zlib、ibpng和gd。具体安装方法如下:下载并安装zlib:

#wget http://www.gzip.org/zlib/zlib-1.1.4.tar.gz
#tar -xzpvf zlib-1.1.4.tar.gz
#mv zlib-1.1.4 /usr/local/terry_yu/zlib
#cd /usr/local/terry_yu/zlib/
#./configure
#make

下载并安装libpng:

#wget http://ftp6.us.freebsd.org/pub/libs/png/src/libpng-1.0.15.tar.gz
#tar -xzpvf libpng-1.0.15.tar.gz
#mv libpng-1.0.15 /usr/local/terry_yu/libpng
#cd /usr/local/terry_yu/libpng/
#make -f scripts/makefile.std CC=gcc ZLIBLIB=../zlib ZLIBINC=../zlib

下载并安装gd:

#wget http://www.boutell.com/gd/http/gd-1.8.4.tar.gz
#tar -xzpvf gd-1.8.4.tar.gz
#mv gd-1.8.4 /usr/local/terry_yu/gd
#cd /usr/local/terry_yu/gd
#perl -i~ -p -e s/gd_jpeg.o//g Makefile
#make INCLUDEDIRS="-I. -I../zlib -I../libpng" \
LIBDIRS="-L../zlib   -L. -L../libpng" \
LIBS="-lgd -lpng -lz -lm" CFLAGS="-O -D HAVE_LIBPNG"

安装MRTG:

#tar -xzpvf mrtg-2.10.13.tar.gz
#cd mrtg-2.10.13/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terry_yu/mrtg \
--with-gd=/usr/local/terry_yu/gd  \
--with-z=/usr/local/terry_yu/zlib \
--with-png=/usr/local/terry_yu/libpng

第五步:配置MRTG

生成配置文件:

#mkdir /usr/local/terry_yu/mrtg/cfg
#cd /usr/local/terry_yu/mrtg/bin
#./cfgmaker --global 'WorkDir: /usr/local/terry_yu/httpd/htdocs/' \
--global 'Options[_]: bits,growright'\
--global 'Language: GB2312' \
--output /usr/local/terry_yu/mrtg/cfg/xxx.cfg \
public@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是SNMP服务器的IP,以上命令将生成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MRTG生成的HTML页面可以完全由用户定制,所有定制都是通过对生成的该配置文件的修改来实现的。MRTG配置文件的内容很丰富,相关内容请参考MRTG的帮助文档。

还可以对MRTG设置定期执行方式。执行“crontab -e”,加入如下行:

*/5 * * * * /bin/env LANG=en_US /usr/local/terry_yu/mrtg/bin/mrtg
/usr/local/terry_yu/mrtg/cfg/xxx.cfg

以上命令设定每隔5分钟监控一次配置文件xxx.cfg中所定义的服务器。5分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值,也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重新定义。

执行以下命令还可以生成一个索引页面:

#cd /usr/local/terry_yu/mrtg/bin
#./indexmaker  --output="/usr/local/terry_yu/httpd/htdocs/index.html" 
--title="Taffic Monitor Center" /usr/local/terry_yu/mrtg/cfg/xxx.cfg

使用MRTG监控中心

通过以上几步,已经完成了对一台服务器的监控设定,如果还有其它服务器需要流量监控,重复第五步即可。如果这些服务器都是位于防火墙后面,还要修改一个防火墙的规则,即开放MRTG监控中心对外的80端口,同时过滤掉所有外界对SNMP服务端口的访问。

以上安装配置完成,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MRTG监控中心。MRTG监控中心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密码才能进入,而Apache的日志会记录相关的事件,以备日后对登录情况进行审查。

到此为止,已经可以应用一个简单的MRTG监控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并且拥有身份认证。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编写CGI程序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比如详细记录访问情况、提供更直观的监控报告等。此外,还可以使用SSL加密页面来传输数据。更多的应用就要看各人发挥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发

posted @ 2006-05-31 11:06 applezk's IT blog 阅读(24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RedHat9上安装调试MRTG监控本机网卡流量

系统环境:

redhat9.0

必备软件:

系统必须已经安装以下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光盘里自带的:

gd-1.8.4-11
libpng-1.2.2-16
perl-5.8.0-88
zlib-1.1.4-8
apache
gcc-3.2.2-5

1.首先来安装配置net-snmp

光盘里有net-snmp的安装rpm包,或者在添加/删除程序里选择安装ethereal-网络交通分析器,也会自动安装net-snmp软件包。

安装完以后,配置/etc/snmp/snmpd.conf文件,使其能配合mrtg工作。

把下面的#号去掉
#view mib2 included .iso.org.dod.internet.mgmt.mib-2 fc

把下面的语句
access notConfigGroup "" any noauth exact systemview none none
改成:
access notConfigGroup "" any noauth exact mib2 none none

ok,改完以后,就可以启动snmpd服务

#/etc/rc.d/init.d/snmpd start

2.安装配置mrtg

tar zvxf mrtg-2.9.28.tar.gz
cd mrtg-2.9.28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rtg \
--with-gd=/usr/include \
--with-gd-lib=/usr/lib \
--with-gd-inc=/usr/include \
--with-png=/usr/include \
--with-zlib=/usr/include &&
make &&
make install

3.配置mrtg

mkdir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 这里/usr/local/apache/htdocs是www的默认主页地址,大家可能跟我不同
cp images/*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 images/*是在安装源文件夹里

/usr/local/mrtg/bin/cfgmaker --output=/usr/local/apache/htdocs/mrtg/mrtg.cfg public@192.168.0.1

创建一个mrtg.cfg文件在/usr/local/apache/htdocs/mrtg目录下,并且监控192.168.0.1的地址,本例这个地址是本机的网卡地址

然后修改mrtg.cfg文件,主要修改以下内容,以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WorkDir: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

Options[_]: growright, bits

Language:GB2312

下面接着:
/usr/local/mrtg/bin/mrtg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mrtg.cfg

这个需要运行3次,前两次都会报错,不用去理会他,第3次就应该没有错误了,不过,若是有问题的话,就需要改mrtg.cfg,
再执行直到没有错误发生为止。

制作首页index.html:

/usr/local/mrtg/bin/indexmaker \
--output=/usr/local/apache/htdocs/mrtg/index.html \
--title=服务器流量统计 \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mrtg.cfg

上面这个程序indexmaker是在制作首页。会自动地输出一个index.html的文件中。


使用手工运行mrtg并不能定时产生适当的统计信息,因此最好还是定时自动运行mrtg来生 成统计信息,默认为五分钟运行一次。
作为root身份crontab -e进入编辑状态,添加内容 如下:

*/5 * * * * /usr/local/mrtg/bin/mrtg /usr/local/apache/htdocs/mrtg/mrtg.cfg


ok!到此为止,配置完毕,记得一定要启动snmp和httpd服务哦!

访问:
http://192.168.0.1/mrtg/
就能看到网络流量图了

posted @ 2006-05-31 11:04 applezk's IT blog 阅读(18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环境:RedHatLinux9.0.


必备软件:
gd-1.8.4-11
gd-devel-1.8.4-11
libpng-1.2.2-16
libpng-devel-1.2.2-16
libpng10-1.0.13-8
libpng10-devel-1.0.13-8
perl-5.8.0-88
zlib-1.1.4-8
zlib-devel-1.1.4-8
httpd-manual-2.0.40-21
httpd-2.0.40-21)
gcc-3.2.2-5
net-snmp-5.06-17
mrtg-2.9.29.tar.gz
当然,上面列举的软件不一定版本都必须一样,而且有些包系统已经为你安装好了,比如
gcc和Perl,也可以事先查看一下这些软件包你是否已经安装了
#rpm -qa | grep  gd
#rpm -qa | grep libpng
如果没有安装的话,可以去Google一下,国外的网站有很丰富这方面的资源。
我下载了如下rpm包:
gd-1.8.4-11.i386.rpm
gd-devel-1.8.4-9.i386.rpm
libpng-1.2.8.tar.tar
libpng-devel-1.2.8-2.i386.rpm
zlib-devel-1.1.4-8.i386.rpm
httpd-2.0.40-21.i386.rpm
httpd-manual-2.0.40-21.i386.rpm
总之,确定了这些都已安装好之后,你就可以继续MRTG的安装了。
(1):首先,得修改snmp的配置文件:
#vi /etc/snmp/snmpd.conf
把第90行前面的注释符号去掉
view mib2 included .iso.org.dod.internet.mgmt.mib-2 fc
在62行先去掉#然后再进行修改:
access notConfigGroup "" any noauth exact systemview none none
改为
access notConfigGroup "" any noauth exact mib2 none none
然后在最后一行下添加一行内容:
rocommunity mrtg
(2)下面要启动你的snmp服务和http服务:
首先查看一下是否这两个服务在系统启动时已经开启
#chkconfig --list | grep httpd
httpd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说明在每种启动模式下,http服务都没有启动,需要修改一下:
#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 on
然后再查看一下,结果如下
httpd           0:off   1:off   2:off   3:on    4:off   5:on    6:off
说明已经成功修改,以后每次系统以方式3或者5启动的话,http服务都回自动加载
对snmpd 服务采用同样的设置
然后手动启动
#/etc/rc.d/init.d/httpd start
#/etc/rc.d/init.d/snmpd start
(3):开始安装mrtg
#tar zvxf mrtg-2.9.29.tar.gz
#cd mrtg-2.9.29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rtg --with-gd=/usr/include --with-gd-lib=/usr/lib --with-gd-inc=/usr/include --with-png=/usr/include --with-zlib=/usr/include
#make
#make install
如果上面某一步出现错误的话,可能是某个软件包没有正确安装,或者是其他原因,请仔细分析
倘若OK的话,我们就可以进行mrtg的配置了
(4):安装后配置
首先为mrtg的主页建立一个目录,常用的路径就是/var/www/html/
所以我们可以:
#mkdir /var/www/html/mrtg
#mkdir /var/www/html/mrtg/images
进入mrtg的安装目录后
#cp  ./images/*  /var/www/html/mrtg/images/
然后需要创建一个配置文件:
#/usr/local/mrtg/bin/cfgmaker --output=/var/www/html/mrtg/mrtg.cfg mrtg@192.168.1.100
修改配置文件:
#vi /var/www/html/mrtg/mrtg.cfg

#  for UNIX
#WorkDir: /home/http/mrtg
改为
#  for UNIX
WorkDir: /var/www/html/mrtg

#Options[_]: growright, bits前面的#也去掉,靠左对齐
Options[_]: growright, bits

emailwht 姐姐在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303650&highlight=mrtg
中提到了要加上
Language:GB2312 ,可是我加上了这个语言支持的选项后,也不行,打开页面后会有乱码。
最后又找了其他的方法
在/etc/profile里面加上两句
LC_ALL=C
LANGUAGE=on
然后保存。
下来运行程序
如果没有在profile里面加入语言设置的话,可以直接
#/usr/local/mrtg/bin/mrtg  /var/www/html/mrtg/mrtg/cfg
会有警告错,连着运行3次,警告错就没有了
,但是我在profilel里面进行了设置,所以,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env LANG=C /usr/local/mrtg/bin/mrtg /var/www/html/mrtg/mrtg.cfg
一次,而且没有警告错误。
制作首页:
#/usr/local/mrtg/bin/indexmaker --output=/var/www/html/mrtg/index.html --title="server tranffic statistic"  /var/www/html/mrtg/mrtg.cfg
设定5分钟运行一次:
如果你当前是root身份登录的话:
#crontab -e 编辑模式输入
*/5 * * * * root /usr/local/mrtg/bin/mrtg /var/www/html/mrtg/mrtg.cfg
保存
然后reboot,
http://192.168.1.100/mrtg 你应该就可以看到网络使用情况的曲线了
至于磁盘,内存等资源的监视也可以加进来,网络上有很多手册的

posted @ 2006-05-31 10:55 applezk's IT blog 阅读(30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如何选择要监视的数据
开始按下列顺序监视如下组件的活动:
内存
处理器
磁盘
网络
下面列表显示了建议用于服务器监视的最少的计数器。注意,当您检查特定资源时,应
该包括相关性能对象的其他计数器。
组件:磁盘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用法
要监视的计数器:
物理磁盘\ Disk Reads/sec(磁盘读取/秒)
物理磁盘\ Disk Writes/sec(磁盘写入/秒)
逻辑磁盘\ % Free Space(可用空间)
您必须仔细解读 % Disk Time(磁盘时间)计数器。由于该计数器的 _Total 实例可能
没有准确反映多磁盘计算机上的使用情况,因此,同时使用 % Idle Time(空闲时间)
计数器是很重要的。请注意,这些计数器无法显示超过 100% 的值。


组件:磁盘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瓶颈
要监视的计数器:物理磁盘\ Avg.Disk Queue Length(磁盘队列平均长度)(所有实例

组件:内存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用法
要监视的计数器:
内存\ Available Bytes(可用字节)
内存\ Cache Bytes(缓存字节)
组件:内存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瓶颈或漏洞
要监视的计数器:
内存\ Pages/sec(页面/秒)
内存\ Page Reads/sec(页面读取/秒)
内存\ Transition Faults/sec(传输错误/秒)
内存\ Pool Paged Bytes(分页的内存池字节)
内存\ Pool Nonpaged Bytes(未分页的内存池字节)
下列组件尽管不是专门的内存对象计数器,但它们对于内存分析很有用:


分页文件\ % Usage(用法)对象(所有实例)
缓存\ Data Map Hits(数据映射命中)%
服务器\ Pool Paged Bytes(分页的内存池字节)
服务器\ Pool Nonpaged Bytes(未分页的内存池字节)
组件:网络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吞吐量
要监视的计数器:
协议传输计数器(因网络协议而异);对于 TCP/IP 而言,包括:
网络接口\ Bytes total/sec(总字节数/秒)
网络接口\ Packets/sec(包/秒)
服务器\ Bytes Total/sec(总字节数/秒)或 服务器\ Bytes Transmitted/sec(发送
的字节数/秒)
服务器\ Bytes Received/sec(接收的字节数/秒)
您可能需要像“监视网络活动”部分介绍的那样来监视其他对象的网络和服务器吞吐量


组件:处理器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用法
要监视的计数器:处理器\ % Processor Time(处理器时间)(所有实例)
组件:处理器
正被监视的性能方面:瓶颈
要监视的计数器:
系统\ Processor Queue Length(处理器队列长度)(所有实例)
处理器\ Interrupts/sec(中断/秒)
系统\ Context switches/sec(上下文切换/秒)
posted @ 2006-05-29 11:55 applezk's IT blog 阅读(20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不管是在局域网还是互联网上,人们也都面临着另外一个困惑:计算机在网络上通讯时本来只能识别如“61.186.250.41”之类的数字地址,那么为什么当我们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如“www.popunet.com”的域名后,就能看到我们所需要的页面呢?

  其实,上面的两个问题,都只是一个IP地址和域名相互“翻译”的过程。前者得建立一个指向相应IP地址的域名映射记录;对于后者,此记录已经建立并且在生效了。而这种“翻译”记录的建立,则需要用到同一种被称之为“DNS服务器”的计算机。

  DNS服务器用于TCP/IP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或互联网等)中,它用来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比如“www.pconline.com.cn”)代替难记的IP地址(比如“61.186.250.41)以定位计算机和服务。因此,只要你需要用到如“www.pconline.com.cn”之类域名的地方,你都得首先确保已为此名字在DNS服务器中作好了相应的和IP地址的映射工作。

  本文将以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版(以下简称Win2000)自带的DNS服务为例,一步步教会你如何在局域网中完成这个“翻译系统”的组建工作。

  一、添加DNS服务

  默认的,当你安装好Win2000之后,DNS服务并没有被添加进去。请打开“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再在组件列表中双击“网络服务”,然后勾选中其下的“DNS服务器”一项,最后按“确定”按钮即可。

  


二、本文的目标

  1、假设本机拥有一个“192.168.0.51”的IP地址,现在想要让它与“pconline.com.cn”、“www.pconline.com.cn”和“ftp.pconline.com.cn”三个域名对应起来。

  2、假设本机还拥有如“192.168.0.90”和“192.168.0.91”的IP地址,也想要让它们分别和“www.enanshan.com”及“nanshan.363.net”两个域名对应起来。

  三、目标1的实现

  1、首先确保本机已安装了DNS服务,则可以通过选“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来打开DNS控制台管理器(以下简称“DNS管理器”)。

  2、建立“pconline.com.cn”区域

  (1)在DNS管理器中,在“SERVER”(本服务器名)上单击右键,选“新建区域”以进入新建区域向导中。

  (2)当向导提示到要让选择“区域类型”时,此处应选“标准主要区域”;而在“正向或反向搜索区域中”应选“正向搜索区域”;各步选择之后都是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

  (3)随后系统会询问“区域名”,则在“名称”后的文字框中输入“pconline.com.cn”;接着向导进入到“区域文件”提示窗口中,默认的,系统会自动选中“创建新文件,文件名为”一项,并在其后的文字框中自动填有“pconline.com.cn.dns”(“pconline.com.cn”部分即为上步所输入的“区域名”)的名字。

  

(4)再根据系统提示选择其默认各项之后即可完成此区域的建立。此时在DNS管理器左边的“树”栏中的“SERVER→正向搜索区域”里即可以看到“pconline.com.cn”区域。

  3、接着在“pconline.com.cn”区域上单击右键,选“新建主机”,在其后的对话框中的“名称”处输入主机名“www”,“IP地址”处输入IP地址“192.168.0.51”,再单击“添加主机”按钮,即成功地创建了主机地址记录“www.pconline.com.cn”,在“新建主机”窗口再选“完成”便可回到DNS管理器中。

  

  4、再在“pconline.com.cn”区域上单击右键,选“新建别名”,在其后的对话框中的“别名”处输入“ftp”,“目标主机的完全合格的名称”中输入“www.pconline.com.cn”(或用“浏览”逐步选择),最后“确定”即可为“www.pconline.com.cn”建立一个名为“ftp. pconline.com.cn”的别名记录。

  


5、再用和上步类似的方法来为“www.pconline.com.cn”建立一个名为“pconline.com.cn”的别名记录,惟一不同的是,它建立时“名称”一栏不用填,保持为空即可!

  6、当以上全部记录建立好之后,就可以在DNS管理器中看到相关的DNS映射记录表。如果在“查看”菜单中勾选中“高级”一项,则表中“类型”一项就会由中文名(比如“主机”)改显示为其英文名称(比如“A”)。

  

  7、剩下的工作就是检验工作的成效了!在Windows 2000的命令行提示符下(选“开始→运行”后输入“cmd”再按“确定”按钮进入)用“ping www.pconline.com.cn”的格式去一一测试,如果所建立的域名“www.pconline.com.cn”、“pconline.com.cn”和“pconline.com.cn”均能显示出连接的四行如“Reply from 192.168.0.5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的响应,则恭喜你成功了!

  四、目标2的实现

  1、先把“enanshan.com”看作“区域”按前文所述方法建立好之后,再在其下建立“www”的“主机”,将其IP地址对应到“192.168.0.90”即可。

  2.再把“363.net”看作“区域”建立好之后,再在其下建立“nanshan”的“主机”,将其IP地址对应到“192.168.0.91”即可。

posted @ 2006-05-26 00:28 applezk's IT blog 阅读(20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Windows日志文件记录着Windows系统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它对Windows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查看服务器中的Windows日志,管理员可以及时找出服务器出现故障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网管都是在本地查看日志记录,由于目前的局域网规模都比较大,因此网管不可能每天都呆在服务器旁。一旦远离服务器,网管就很难及时了解到服务器系统的运行状况,维护工作便会受到影响。现在,利用Windows Server 2003(简称Windows 2003)提供的Web访问接口功能就可解决这个问题,让网管能够远程查看Windows 2003服务器的日志记录。

  远程查看Windows 2003服务器的日志记录非常简单。在远程客户端(可采用Windows 98/2000/XP/2003系统),运行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s://Win2003服务器IP地址:8098”,如“https://192.168.0.1:8098”。在弹出的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登录Web访问接口管理界面。接着在“欢迎使用”界面中点击“维护”链接,切换到“维护”管理页面,然后点击“日志”链接,进入到日志管理页面。在日志管理页面中,管理员可以查看、下载或清除Windows 2003服务器日志。

  在日志管理页面中可列出Windows 2003服务器的所有日志分类,如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Web管理日志等。

  查看某类日志记录非常简单,笔者以查看Web管理日志为例,点击“Web管理日志”链接,进入日志查看页面,在日志文件列表框中选中要查看的日志文件,然后点击右侧的“查看日志”按钮,就能浏览Web管理日志记录中的详细内容了。

  清除某个日志文件也很简单,选中该日志文件后,点击“清除”按钮即可。如果你觉得远程查看日志不方便,想在本地机器中进行查看,这时你可以将日志文件下载到本地硬盘。选中某个日志文件,然后点击“下载日志”按钮,在弹出的“文件下载”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并指定存放路径即可。

  提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Windows 2003在默认状态下是不提供Web访问接口的,网管必须进行手工设置

posted @ 2006-05-26 00:28 applezk's IT blog 阅读(47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Fedora Core 新手指南 概述 开始 什么是Fedora 哪里可以看到Fedora屏幕截图 哪里有Fedora所带程序、库文件的清单 从哪里下载Fedora 从哪里获得Fedora的帮助 到哪里寻找新程序 到哪里寻找桌面风格组件软件仓库 如何添extra仓库 添加RPM联盟仓库 如何导入GPG KeyFedora 升级 如何手动升级Fedora 附加应用程序 如何使用Yu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19 14:03 applezk's IT blog 阅读(26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991年,芬兰的一名学生Linus Torvalds出于兴趣,以他的灵感和才思,开发了当今最为流行的免费操作系统Linux。Linux也正以它的优越性赢得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喜爱,同时也被微软视为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之一。全世界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涨着,同时也产生了Linux诸多不同的版本,因为它实在是太可爱了,太好了。但这里也不能说它的好了,要不就有骗稿费之疑了。但它有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源代码全都是公开的,这样每个用户或机构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修改Linux,甚至你也可以开发出属于你自己的操作系统。Linux也给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借助Linux的开放性我们可以开发出全中文的操作系统,我们也将不需“洋油”来过日子了。

由于Linux是个自由软件,所以在使用起来不及Windows这个商业软件来得上手,但好的是,Linux正不断改正这一缺点,现在普通用户也可以轻松地掌握它了。本文就用户在装Linux的过程中,所遇到的Linux分区问题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这里以Red Hat Linux7.1为例。

首先我们要对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充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那么由扩充分区再分下去的是什么呢?它就是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况且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制。

对习惯于使用Dos或Windows的用户来说,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驱动器,并且每个分区都会获得一个字母标识符,然后就可以选用这个字母来指定在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它们的文件结构都是独立的,非常好理解。但对这些用户初上手Red Hat Linux吗,可就有点恼人了。因为对Red Hat Linux用户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Red Hat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下面我们先来看看Red Hat Linux的驱动器是如何标识的。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样,不在多说。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Red Hat Linux的分区是不同于其它操作系统分区的,它的分区格式只有Ext2和Swap两种,Ext2用于存放系统文件,Swap则作为Red Hat Linux的交换分区。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Red Hat Linux至少需要两个专门的分区(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况且不能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Dos/Windows分区。一般来说我们将Red Hat Linux安装一个或多个类型为“Linux Native”的硬盘分区,但是在Red Hat Linux的每一个分区都必须要指定一个“Mount Point”(载入点),告诉Red Hat Linux在启动时,这个目录要给哪个目录使用。对“Swap”分区来说,一般定义一个且它不必要定义载入点。下面我们先对“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有个初步的了解。

*SWAP分区是LINUX暂时存储数据的交换分区,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不用得数据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且作为SWAP使用的分区不用指定“Mout Point”(载入点),既然它作为交换分区,我们理所当然应给它指定大小,它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量,一般来说它的大小是内存的两倍,如果你是16MB的内存,那么SWAP分区的大小是32MB左右,以此类推。但必须还要注意一点,SWAP分区不要大于128MB,如果你是64MB的内存,那么SWAP分区最大也只能被定为127MB,再大就是浪费空间了,因为系统不需要太大的交换分区。以此类推,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SWAP分区也只能最大被定为127MB。况且你还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你必须提醒系统你有这么大的内存,要不然它可不认你这个128MB内存。具体如下:当顺利启动了安装过程后,会显示一个boot:提示符,这时你只要键入boot:linux mem=128MB就可以了。另外你也可以创建和使用一个以上的交换分区,最多16个。

*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它只能用EXT2的分区类型,上面已说过。对Windows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它是商业软件吗!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对Red Hat Linux来说,你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必须要说明载入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载入点是“/”)。下面我们看看可以创建哪些分区(仅列常用几种)。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但是如果想用LILO启动Red Hat Linux系统的话,含有/boot的分区必须完全在柱面1023以下。又由于8GB后的数据LILO不能读取,所以Red Hat Linux要安装在8GB的区域以内。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上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log分区。当然这没有什么规定,完全是依照你个人来定的。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分区。

用户可以使用两种分区工具:

1.Disk Druid:它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硬盘管理工具,它最初是随Red HatLinux5一起发售的,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另外还可以为每个分区管理载入点,这是一个不错的分区软件,建议读者使用。本文也将以此软件详细地介绍Red Hat Linux分区。

2.Fdisk:它是传统的Linux硬盘分区工具,比Disk Druid更强大,使用更加灵活。但是Fdisk要求用户对硬盘分区有一定经验,并能够适应且读懂简单的文本界面。如果你是第一次对一个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操作的话,最好还是避免Fdisk这样的程序,它虽然强大但用起来的感觉不是太好的。

附注:此外Red Hat Linux还提供了一种叫fips的分区软件,但这种分区软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提倡操作。虽然有许多人已经成功地用fips对他们的硬盘进行了分区,但这不能保证fips将在你的系统中也能正常地运行。况且Red Hat Linux也不提供对fips的支持,劝你对这种分区软件还是慎用为好。

如果你希望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已经含有其他操作系统的盘上,也就是多重操作系统,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一个错误就可以毁掉你辛辛苦苦保存的数据,让你欲哭无泪。如果你想让Red Hat Linux与OS/2共存,那你必须使用OS/2的分区软件来创建硬盘分区,要不然OS/2将不能识别硬盘分区。另外你也可以用其它的一些分区软件来分区,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这种分区工具软件:

*Partition Commander软件,从www.v-com.com处下载。

*partition It软件,从www.quarterdeck..com处下载。

*partition Magic软件,从www.powerquest.com处下载。

注意 :硬盘分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步骤,你要想安全地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改变磁盘的分区有点不太现实,所以我建议大家对重要得数据进行备份,装多操作系统更要如此,以备不测。当然或许你是刚装系统或就准备重装,那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大家对待分区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切记。

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Red Hat Linux7.1自带的Disk Druid分区软件所包含的一些信息。

1.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这里每一行代表了一个硬盘分区)

Mount Point 指出Red Hat Linux启动并运行以后该分区的加载点,交换空间(Linux swap)是不需要加载点的。

Device 硬盘分区的设备名

Requeted 给这个分区定义时申请的最小空间

Actual 分配给该分区的实际空间

Type 说明了该分区的类型

2.Drive Summaries区域(这里每一行代表一个硬盘)

Drive 显示硬盘的设备名

Geom[C/H/S] 显示硬盘的物理信息,C(柱面),H(磁头),S(扇区)

Total 显示硬盘的可用空间

Used 显示硬盘中已分配的空间

Free 显示硬盘中末分配的空间

Bar Graph 该条图形化地显示当前硬盘使用的百分比,#号越少,空闲空间越多

3.Disk Druid按钮

Add 增加一个分区

Edit 修改在Current Disk Partitons中被选中的分区的属性,选中该按钮将出现一个对话框来进行修改,但只能修改该分区的载入点。如果你需要修改其它内容,请先删除该分区,而后再重新建这分区。

Delete 删除一个在Current Disk Partitons中被选中的分区

Ok 确认

Back 不作保存,返回

4.如果你想增加一个分区,请点击“add”按钮,这时会出现一对话框,内容说明如下:

Mount Point 分区载入点,说明分区

Size 分区的大小

Grow to fill disk 表明这个分区将添满一个硬盘的整个未分配空间。这时,这个分区的容量可以随着其它分区的修改增加或减少

Type 选择分区类型

Allowable Drives 选择这个分区将创建在哪个硬盘上

好了,通过上面的了解想必大家都能容易地创建出适合自己的分区。下一步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格式化所建的分区,选择你要格式化的分区并按Space键,如果想在格式化分区时检查有无坏块,选择“Check for bad blocks during format”,点击OK并按Space键。如果分区中已无你要所保存的数据,最好都格式化一下

posted @ 2006-05-19 11:57 applezk's IT blog 阅读(15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19页: First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