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 Blog --系统管理员的博客生涯

书写自己的系统管理博客生涯
posts(330) comments(254) trackbacks(0)
  • IT博客
  • 联系
  • RSS 2.0 Feed 聚合
  • 管理

常用链接

  • 我的随笔
  • 我的评论
  • 我参与的随笔

留言簿

  • 给我留言
  • 查看公开留言
  • 查看私人留言

随笔分类(395)

  • *UNIX系统(148)
  • Cloud(3)
  • Moive
  • Music(1)
  • OpenStack(7)
  • openstack
  • Wiki(1)
  • Windows系统(32)
  • 其他(33)
  • 娱乐
  • 存储相关(22)
  • 存储网络(10)
  • 常用工具下载(25)
  • 数据库应用技术(53)
  • 网络技术(41)
  • 英语
  • 虚拟化(19)

随笔档案(330)

  • 2020年9月 (1)
  • 2020年8月 (1)
  • 2020年7月 (8)
  • 2020年4月 (1)
  • 2020年2月 (1)
  • 2020年1月 (1)
  • 2019年9月 (2)
  • 2019年4月 (1)
  • 2016年1月 (1)
  • 2015年12月 (1)
  • 2015年7月 (4)
  • 2015年5月 (2)
  • 2014年3月 (2)
  • 2014年1月 (1)
  • 2013年12月 (1)
  • 2013年3月 (5)
  • 2013年2月 (4)
  • 2012年12月 (1)
  • 2012年11月 (2)
  • 2012年9月 (2)
  • 2012年8月 (1)
  • 2012年6月 (1)
  • 2012年5月 (1)
  • 2012年1月 (1)
  • 2011年12月 (2)
  • 2011年10月 (1)
  • 2011年9月 (3)
  • 2011年8月 (1)
  • 2011年7月 (5)
  • 2011年6月 (3)
  • 2011年5月 (5)
  • 2011年4月 (2)
  • 2011年3月 (2)
  • 2011年2月 (1)
  • 2011年1月 (5)
  • 2010年12月 (1)
  • 2010年11月 (4)
  • 2010年9月 (13)
  • 2010年8月 (4)
  • 2010年7月 (5)
  • 2010年6月 (5)
  • 2010年5月 (13)
  • 2010年4月 (10)
  • 2010年3月 (5)
  • 2010年2月 (1)
  • 2010年1月 (9)
  • 2009年12月 (5)
  • 2009年11月 (5)
  • 2009年10月 (1)
  • 2009年9月 (3)
  • 2009年8月 (2)
  • 2009年7月 (6)
  • 2009年6月 (3)
  • 2009年5月 (2)
  • 2009年4月 (1)
  • 2009年3月 (2)
  • 2009年2月 (3)
  • 2008年12月 (3)
  • 2008年11月 (1)
  • 2008年10月 (9)
  • 2008年9月 (5)
  • 2008年8月 (3)
  • 2008年7月 (1)
  • 2008年6月 (1)
  • 2008年5月 (2)
  • 2008年4月 (1)
  • 2008年3月 (1)
  • 2008年2月 (3)
  • 2008年1月 (1)
  • 2007年12月 (5)
  • 2007年11月 (1)
  • 2007年10月 (6)
  • 2007年9月 (4)
  • 2007年8月 (4)
  • 2007年7月 (34)
  • 2007年6月 (1)
  • 2007年4月 (2)
  • 2007年3月 (1)
  • 2007年2月 (1)
  • 2006年11月 (1)
  • 2006年9月 (4)
  • 2006年8月 (4)
  • 2006年7月 (1)
  • 2006年6月 (10)
  • 2006年5月 (3)
  • 2006年4月 (14)
  • 2006年2月 (6)
  • 2006年1月 (6)
  • 2005年12月 (12)

收藏夹(5)

  • Other(5)

IT技术

  • MSDN 库(中文)
  • 欢迎使用 MSDN 库(中文),MSDN 库为使用 Microsoft® 工具、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开发人员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MSDN 库包含操作方法和参考文档、示例代码、技术文章和其他内容。请浏览目录或使用搜索功能来查找所需内容。

健康

  • 体检咨询
  • 北京体检 体检咨询
  • 足医生
  • 足医生

友情链接

  • TestLink中文论坛
  • Testlink 中文论坛
  • 备案专题
  • 备案专题
  • 微软大中华区安全博客
  • 微软大中华区安全博客

存储技术

  • doit存储
  • doit 存储,存储热门论坛
  • ITPUB
  • Oracle DBA 热门中文社区
  • TechTarget IT专家网
  • 蓝德科技

网络技术

  • ChinaUnix 中文社区
  • ChinaUnix 热门中文社区

搜索

  •  

最新评论

  • 1. re: 吐槽一下阿里系软件,就是天天的升级???
  • 评论内容较长,点击标题查看
  • --David
  • 2. re: Symantec Backup exec system recovery 2010(BESR 2010)故障汇总
  • 评论内容较长,点击标题查看
  • --112
  • 3. re: OpenStack安装部署管理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OpenStack-Lite-FAQ)
  • /home/stack/devstack/tools/worlddump.py -d /home/stack/logs
    求救这是什么问题啊。
  • --陈晓龙
  • 4. re: nokia 手机密码忘记后破解
  • nokia 2630,密码不见,恳请帮忙,谢谢
    串号:355219037959407
    lipolipo@gmail.com
  • --沈同学
  • 5. re: chroot 工具 jailkit 限制用户 活动范围 和 权限 _ 笔记
  • 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嘛。感谢分享。
  • --少林功夫好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View Post

使用tar或者afio对linux系统进行备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外闲云编写
www.chinaunix.net

    linux的系统备份一直是从windows转到linux的用户关心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经验的windows用户都养成了用ghost等软件备份windows系统的“优良传统”,结果这个优良传统也被移植到了linux下。其实ghost用来备份linux也是很不错的,它的压缩功能能够省下不少的硬盘空间,这点对于硬盘紧张的用户来说的确是相当好用的。不过它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必须在DOS下使用,如果只是想要解出某部分文件,就只能用windows版的ghost解压出来……,种种因素使得用ghost用来备份linux成为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实际上,linux自带的tar和afio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工作,而且使用起来也相当方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用为了备份系统而重启计算机。好,言归正传。

1、使用tar进行简单的备份和恢复
1.1备份
    tat命令能够将存档数据写到文件、磁带或者原始磁带设备之中。tar命令的典型语法如下所示:
  1. tar -[ c | x | t ] [ -pv ] -f device path1 path2 ...
复制代码

        tar需要带一个参数命令,通常c表示创建(create),x表示解压所(extract),t表示测试(test)。选项p指示tar在解压缩时保留 原始文件的所有权和权限。选项v指示tar列出详细操作过程。f选项以及后面的参数指定tar写到给定的设备。所有path1,path2等等参数是要添 加到存档中的目录树或者文件。
       
        例如,要将/usr目录树写到$HOME/Backup/usrbak.tar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1. tar -cf $HOME/Backup/usrbak.tar /usr
复制代码

        如果想要将/usr目录树写到/dev/st0的磁带设备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1. tar -cf /dev/st0 /usr
复制代码


        现在聪明的网友应该已经想到了,想要备份整个linux文件系统的命令是这样:
  1. tar -cf /dev/st0 /
复制代码

        乍看起来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命令却实现不了你的意图。首先,这个命令也会备份/proc目录。根据你的内核版本,它将在你的备份中增加数百兆你不需要的内核运行期数据,甚至会引起tar中断或者分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
        其次,备份根目录/也会备份/mnt目录,其中会包含装载的CD-ROM数据以及任何装载的网络文件系统甚至于装载的windows分区(这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取决于你要做什么)。
        要备份除了/proc和/mnt之外的根目录,使用下面的命令:
  1. tar -cf /dev/st0 $(ls / | grep -v -e proc -e mnt)
复制代码

        这个命令将备份除了/proc和/mnt之外的根目录。
       
1.2恢复
        创建了一个tar存档文件之后,通常要将每个文件名前面的斜线“/”删除掉。这意味着当恢复文件时,它们将被恢复到tar运行的相对工作目录中去。例如,要将/dev/st0中的磁带恢复到它们的原始路径中,使用下列命令:
       
  1. cd /: tar -xpf /dev/st0
复制代码


        在恢复过程中可以指定附加的路径。这些路径表示列表中的文件被打包后恢复的路径。允许使用通配符。例如要将/dev/st0磁带中的/usr/X11R6和/usr/local目录树恢复到它们的原始路径,命令如下:

  1. cd /;tar -xpf /dev/st0 'usr/X11r6/*/' 'usr/local/*'
复制代码


        还可以用tee命令将处理的的文件列表在终端显示,并同时将文件列表写到一个文件中,命令如下:
       
  1. cd /;tar -xpf /dev/st0 'usr/X11r6/*/' 'usr/local/*' | tee /var/log/restored.files
复制代码


        有关使用tar进行更加复杂操作的信息,例如多卷,增量备份和恢复等,可以参看tar的manual

        注意:
        1、在这里一直没有提及tar的z,j选项。tar -cz(j)确实能够创建压缩tar的归档文件,不过这两个压缩都是基于数据流的。也就是说如果数据保存在磁带上,而磁带发生错误的几率是很高的,如果遇 到一个无法恢复的位错误,你将不仅失去这个文件,整个磁带也就毁了。
        所以,最好只在错误率低的介质,如硬盘上使用z,j选项。这个问题与基于硬件压缩的磁带设备无关,对于这种设备是无须使用软件压缩的。当然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说都可以加上z,j选项,毕竟大部分人都没有私人的磁带机。
        2、文中的示范命令行都是以/dev/st0为备份设备的,如果是要备份到文件,只要将该参数改为文件的路径即可,如$HOME/Backup/sysbak.tar
2、使用afio进行简单的备份和恢复

        afio命令与tar命令类似,而且afio的存档能够与支持cpio(详细信息可以man cpio)命令的系统共同操作,afio支持对单个文件的压缩,更适合于利用没有硬件压缩功能的磁带进行压缩备份。
       
        可能你的发行版本没有afio软件包,你可以从http://scdbackup.webframe.org/afio-2.4.6.tgz获取afio的源代码。
       
因为afio将文件列表存档为标准输入流,所以afio的作为存档工具的基本语法包含两个命令:
       
  1. find path1 path2 ...[-opts] || afio -[i|o|t] [-vZ]device
复制代码

        -i命令用来恢复(input from)磁带或者存档,-o命令(output to)用来写入磁带或者存档,-t命令用来测试磁带或者存档。-v选项对处理文件进行列表,-Z选项在文件写入磁带之前用gzip进行压缩。
       
2.1备份
通常使用find命令来提供afio要处理的文件列表,可以利用find的特殊功能和afio构造一个更专业更灵活的文件存档计划。
        最简单的方式,例如要将/usr目录树写到磁带设备/dev/st0中,使用下列命令:
  1. find /usr | afio -o /dev/st0
复制代码

        要进行同样的存档操作,但是将每个文件在写到磁带之前进行压缩,使用下列命令:
  1. find /usr | afio -o -Z /dev/st0
复制代码

       
2.2恢复
要将存档恢复到根目录,可使用-i命令代替-o命令:
  1. cd /;afio -i /dev/st0
复制代码

        要恢复压缩的文档,需记住要包含-Z选项:
  1. cd /;afio -i -Z /dev/st0
复制代码

        afio的详细操作与tar命令的详细操作相同。例如,要在恢复存档的同时在终端上显示处理的文件列表,并将列表保存到/var/log目录的一个文件中,命令如下:
  1. afio -i -Z -v /dev/st0 | tee /var/log/restored.files
复制代码

        有关使用afio进行更加复杂操作的信息。可以参见afio的手册。

备注:
tar和afio用于备份linux已经可以工作得很好,但是可能有些用户还是不习惯使用命令行工具,或者某些用户需要更复杂的,网络功能更强的工具,这是tar或者afio所不能提供的。

实际上也有不少商用的linux备份方案。比如:
Arkeia
http://www.arkeia.com/

BRU(Backup and Restore Utility)
http://www.bru.com/

二者都提供了gui界面,而且有很好的网络功能以及一些特性,具体可以参看官网的介绍。当然还有很多的备份软件,不过这两者是比较著名的linux备份方案。

但是它们两都是商业软件,要想要使用就得掏钱买,否则只能使用它们的试用版了。

posted on 2010-05-20 15:49 David 阅读(135)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UNIX系统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Powered by:
IT博客
Copyright ©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