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lj

  IT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
  4 随笔 :: 0 文章 :: 1 评论 :: 0 Trackbacks

2006年5月25日 #

转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1771.html?fr=idnw
很多宽带用户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内网还是外网,以至于在使用BT等软件进行下载前,盲目进行端口映射等操作,反而事倍功半。
首先纠正一个普遍错误的说法。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某某ADSL是内网”或者“某某ADSL是外网”的说法,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因为“ADSL宽带”只是宽带的运营商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形式,它只是一项技术、一项业务而已,并没有什么内网还是外网的概念。我们所提到的内网还是外网,指的实际上是使用这种ADSL宽带业务的终端用户的计算机当前所处的网络位置是属于内网还是外网。或者换句话说,终端客户的计算机是内网还是外网,完全在于他如何使用ADSL这种宽带业务,而与他使用的到底是哪种宽带形式无关。

下面先给出我的结论,然后再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第一种情况:使用电信ADSL的用户,如果只有一个用户一台计算机在使用此宽带,没有使用路由功能,而是用拨号软件直接拨号上网的,这种情况下,该用户目前所处的网络为外网;或者更加简单的说,电信局派人安装完ADSL后,什么都没有改动的情况下,此时计算机属于外网;

2、 第二种情况:使用电信ADSL的用户,如果在ADSL modem中设置了路由功能,多人共同使用同一条ADSL线路进行上网的话,此时每台计算机都属于内网;

3、介绍一种比较特殊的宽带形式:内网中的内网;

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说明对于内网外网的判断标准:(引述自BitComet的帮助信息)

1、 判断标准之一:0.50或以上版本的BitComet的“全局统计”,里面的对外IP就是公网IP,对内IP就是内网IP,如果这2个值相同那么您就是公网用户,否则就是内网用户。当然,内网用户通过端口映射可以获得和公网完全一样的效果。

2、判断标准之二:用MSN Messenger“工具->选项->连接”中的“高级连接信息”(注意:这里用的是MSN Messenger,不是Windows Messenger。Windows Messenger高级连接信息与MSN Messenger的不一样)。 高级连接信息有以下几种类型组成:
“直接连接”

表示用户是公网,没有使用Windows XP自带的Internet连接防火墙(ICF),不需要使用UPnP。但这种情况不排除用户安装了第三方的网络防火墙软件,如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2/2003/2004系列、国内著名的天网防火墙等等。这类用户在使用BT时,只要BT软件所监听的端口没有被ISP封掉,一般不用怎么设置就可以达到最佳速度。安装了第三方的网络防火墙的用户注意让防火墙允许BT软件监听所需的端口。

“直接连接,使用了Internet连接防火墙(ICF)”表示用户是公网,使用了Windows XP自带的Internet连接防火墙(ICF),不是一定需要使用UPnP。这类用户要想让BT获得最佳下载速度,可以在ICF的高级设置中为BT软件手动打开相应监听的端口,也可以打开BitComet的“允许打开Windows网络共享和防火墙ICS/ICF端口”,在下次Bitcomet启动时提示网络连接保护设置即将被更改的对话框上点确定,让BitComet自动操作。

“通用即插即用(UPnP)网络地址转换(NAT)”表示用户是内网,经由网关或路由器上网,网关或路由器支持的NAT支持UPnP(而且打开,目前支持UPnP的网关类软件有Windows XP的ICS、KERIO的WinRoute Firewall 5系列)。这类用户要想让BT获得最佳下载速度,最好使用支持UPnP的BT软件,如BitComet。

“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网络地址转换(NAT)”、“非对称NAT”、“对称NAT”、“级联”等等 表示用户是内网,经由网关或路由器上网,网关或路由器的NAT不支持UPnP,或虽然支持UPnP,但UPnP被ISP、网络管理员关闭了。这类用户很难让BT软件获得由其他下载者发起的连接,想提高下载速度,可以试一下对外连接能力特别强的BitComet系列。

“非UPnP防火墙”通常与NAT类型一起出现,表示用户是内网,经由网关或路由器上网,网关或由器上使用不支持UPnP的网络防火墙,如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2等等。这类用户同样很难让BT软件获得由其他下载者发起的连接,想提高下载速度,还是推荐使用对外连接能力特别强的BitComet系列。

“UPnP防火墙”

通常与NAT类型一起出现,表示用户是内网,经由网关或路由器上网,网关或由器上使用支持UPnP的网络防火墙,如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3、Windows XP的ICF等等。如果与3一起出现,用户可以尝试具有UPnP功能的BT软件;如果与“非通用即插即用(UPnP)网络地址转换(NAT)”、“非对称NAT”、“对称NAT”、“级联”等等一起出现,就不必强求使用支持UPnP的BT软件了,因为即使防火墙支持UPnP,但NAT不支持UPnP,UPnP也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时还是推荐使用对外连接能力特别强的BitComet系列。

下面分别对以上二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种情况:用户安装完拨号软件后,“网络连接”中增加了一项PPPOE的连接,
拨号上网后,我们进行IP地址的查询
可以看到,此时的IP地址有两个,一个是本地连接的IP地址192.168.1.4,一个是PPP连接的IP地址61.144.215.221。

我们此时断开拨号连接然后重新拨号上网,再进行IP地址的查询,发现本地连接的IP地址未变化,但PPP连接的IP地址变为218.18.93.57,这说明PPP连接的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那么此时我的计算机是属于内网还是外网呢,我们根据上面的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下:

1、 打开Bitcomet,点击“全局统计”,如下图:


我们看到对内和对外的2个IP地址是相同的,这说明此时用户属于外网;

用BC进行下载,用户列表中有“远程”,表明你可以获得由其他下载者发起的连接。

2、 打开MSN登陆成功后,点击“工具->选项->连接”中的“高级连接信息”,

这说明此时用户属于外网。

这样的用户使用BT、电驴等P2P软件不需要进行端口映射,直接使用即可正常下载。
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二种情况,即使用了路由功能的情况。

现在很多用户安装了ADSL宽带后,为了与大家共享网络资源,往往在ADSL MODEM中设置了路由功能,这样一条ADSL线路可以满足多人上网的要求,每台计算机可以不用拨号,直接插上网线即可上网。

路由设置方法可参考: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62.html ;

一般来讲,如果设置了路由功能,那么共享网络的几台计算机都要指定具体的IP地址,以避免IP地址冲突,如下图:


可以看到此时只有一个本地连接的IP地址,而没有PPP的连接。

那么这种网络形式下,每台计算机是内网还是外网呢。

1、 我们打开Bitcomet,点击“全局统计”,如下图:


我们看到对内对外的IP地址是不同的,这说明我们此时是内网用户;

2、打开MSN登陆成功后,点击“工具->选项->连接”中的“高级连接信息”,
这说明此时用户属于内网。

这样的用户要使用BT下载,就要进行端口映射,否则你不能获得由其他下载者发起的连接,下载时在BC的用户列表中也看不到“远程”,只有“本地”,自然下载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具体的端口映射的方法请参考此文:

http://sxworkroom.blogchina.com/sxworkroom/1378770.html ;

当然还有一种电信ADSL的形式,那就是固定IP的ADSL宽带,使用这种网络的用户属于外网用户。但这种宽带的使用费用昂贵,根据各地的不同,包月费用大概在几千到上万元。之所以如此昂贵,就是因为现在网络IP地址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种用户又独占了一个IP地址资源,所以与其说你支付的是宽带使用费,还不如说你支付的是IP地址资源费。当然这种宽带很少有人申请,因此本文并未重点描述,一笔带过。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种比较特殊的宽带情况:

用户是拨号上网用户,有modem设备,没有设置路由,但却属于内网用户。(以下截图得到了lkkcn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下截图因为是在不同时间段所截取,由于IP地址的动态变化会有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大家只注重原理即可。

1、进入ADSL modem的设置界面,我们看到“广域网接口”只有多个桥接(Bridged)方式的eoa连接,而没有路由方式的PPPOE连接,表明用户是拨号上网用户;


2、进行IP地址的查询

可以看到,此时的IP地址有两个,一个是本地连接的IP地址192.168.10.2,一个是PPP连接的IP地址172.16.22.82。

我们此时断开拨号连接然后重新拨号上网,再进行IP地址的查询,发现本地连接的IP地址未变化,但PPP连接的IP地址变为172.16.23.61,这说明PPP连接的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3、 打开MSN登陆成功后,点击“工具->选项->连接”中的“高级连接信息”,如下图:



4、打开Bitcomet,点击“全局统计”,如下图:

那么,如何解读这种宽带呢,它到底是内网用户,还是外网用户呢?

首先我们补充一点内网外网的知识:(引述自网络技术文章)

内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种形式:

10.x.x.x;

172.16.x.x至172.31.x.x;

192.168.x.x;

内网的计算机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Internet。内网的计算机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向内网的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

公网接入方式: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网的计算机和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可随意互相访问。】

我们看到,该宽带用户的本地IP地址是192.168.10.2,PPP连接的IP地址是172.16.*.*,这两个地址都不是公网的IP地址,而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换句话说,用户通过拨号并没有直接拨到公网上,而是还要再进行一次IP地址的转换才能到公网。

从MSN的连接信息也可以看出,此用户属于内网用户,而且需要进行两次转接才上公网,属于内网中的内网。

而BC全局统计中的IP信息表明:本地IP是172.16.11.229,对外IP是61.50.187.66。这个其实不是该用户本地的状态,而是第二次IP地址转换时的IP地址状态。所以,我们看到本地的IP地址其实是用户的PPP连接的地址,而对外IP才是真正的公网IP地址。

这样的用户要使用BC进行下载,在本地进行端口映射是没有用的,下载时BC的“用户列表”中仍然只有“本地”,而不会看到“远程”。需要在第二次IP转接的地方进行相应的端口映射才有效。但此类用户可以打开BC选项中的“内网互联”功能,在BC下载时用户列表中可以看到“内网互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BC的下载速度。
补充说明:上面提到了几个判断内网外网的方法,即:

1、在DOS窗口输入ipconfig进行本机IP地址的查询;

2、查看MSN的“高级连接信息”;

3、查看BC全局统计中的IP地址状态;

其实上面的这3种方法只需要查看其中一种就可以判断出你是内网还是外网了,并不需要3个条件全部判断完才得出结论。
posted @ 2006-05-25 16:52 karen 阅读(64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今天上网的时候看见SAMSUNG推出了最新款的MP3- YP-Z5,外观看起来就是以ipod的nano作为竞争对手的哦呵呵~
        不过细看下来,YP-Z5有个小小的缺憾就是它只支持MTP微软传输协议,即只能利用Windows media player 10进行文件的同步传输,不支持UMS直接拖拽复制的传输方式,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有些麻烦,毕竟大家追求的是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这种同步传输,在速度上不能与UMS方式相比,这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可是一个致命伤。(感觉上日本sony的MP3好像也都是采用第三方软件传输文件形式,很不方便啊~)

posted @ 2006-05-25 13:56 karen 阅读(22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6年5月23日 #

  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像树的主干一样,它是各分枝的汇集点。HUB是一个共享设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而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正是因为HUB只是一个信号放大和中转的设备,所以它不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即不具备交换作用。所有传到HUB的数据均被广播到之相连的各个端口,容易形成数据堵塞,因此有人称集线器为“傻HUB”。


        HUB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HUB主要用于共享网络的组建,是解决从服务器直接到桌面的最佳,最经济的方案。在交换式网络中,HUB直接与交换机相连,将交换机端口的数据送到桌面。使用HUB组网灵活,它处于网络的一个星型结点,对结点相连的工作站进行集中管理,不让出问题的工作站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并且用户的加入和退出也很自由。

        HUB的分类。依据总线带宽的不同,HUB分为10M,100M和10/100M自适应三种;若按配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型HUB,模块化HUB和堆叠式HUB三种;根据管理方式可分为智能型HUB和非智能型HUB两种。目前所使用的HUB基本是以上三种分类的组合,例如我们经常所讲的10/100M自适应智能型可堆叠式HUB等。HUB根据端口数目的不同主要有8口,16口和24口等。

         HUB在组网中的应用。由于10M非智能型HUB的价格已经接近于款网卡的价格,并且10M的网络对传输介质及布线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许多喜欢“DIY”的网友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组建自己的家庭局域网或办公局域网。在前些年组建的网络中,10M网络几乎成为网络的标准配置,有相当数量的10M 
         HUB作为分散式布线中为用户提供长距离信息传输的中继,或作为小型办公室的网络核心。但这种应用在今天已不再是主流,尤其是随着100M网络的日益普及,10M网络及其设备将会越来越少。

         虽然纯100M的HUB给桌面提供了100M的传输速度,但当网络升级到100M后,原来众多的10M设备将无法再使用,所以只有在近期才开始组建的网络,才会无任何顾虑地考虑100M的HUB。很多网络设备生产商正是瞄准了10M与100M之间的转换的这个时机,纷纷推出了既兼容10M的10/100M自适应HUB。10/100M自适应HUB在工作中的端口速度可根据工作站网卡的实际速度进行调整:当工作站网卡的速度为10M时,与之相连的端口的速度也将自动调整为10M;当工作站网卡的速度为100M时,对应端口的速度也将自动调整到100M。10/100M自适应HUB也叫做“双速HUB”。从技术角度来看,双速HUB有内置交换模块与无交换模块两类,前者一般作为小型局域网的主干设备,后者一般处于吕中型网络应用的边缘。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用户为减少交换机的负载,提高网络的速度,在选用与交换机相连的HUB时,也选择具有交换模块的双速HUB,因此内置交换模块的双速HUB将是从10M升级到100M时的最佳选择。

         在选用HUB时,还要注意信号输入口的接口类型,与双绞线连接时需要具有RJ-45接口;如果与细缆相连,需要具有BNC接口;与粗缆相连需要有AUI接口;当局域网长距离连接时,还需要具有与光纤连接的光纤接口。早期的10M 
        HUB一般具有RJ-45,BNC和AUI三种接口。100M HUB和10/100M 
        HUB一般只有RJ-45接口,有些还具有光纤接口。

        4,常用的HUB品牌。像网卡一样,目前市面上的HUB基本由美国品牌和台湾品牌占据。其中高档HUB主要由美国品牌占领,如3COM,INTEL等;台湾的D-LINK和ACCTON占有了中低端HUB的主要份额。

交换机

交换机工作原理  
一、概述
                      
        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其实,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的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的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交换机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协议的透明性使得交换机在软件配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在多协议网络中;交换机使用现有的电缆、中继器、集线器和工作站的网卡,不必作高层的硬件升级;交换机对工作站是透明的,这样管理开销低廉,简化了网络节点的增加、移动和网络变化的操作。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以上述性能运行,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二、三种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客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帧交换   
                      
        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
                   

                      
        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
                   

        3.信元交换
                   
         ATM技术代表了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解决目前网络通信中众多难题的一剂“良药”,ATM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三、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和选择   

        局域网交换机根据使用的网络技术可以分为:
          ·以大网交换机;
          ·令牌环交换机;
          ·FDDI交换机;
          ·ATM交换机;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等。

        如果按交换机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
         ·台式交换机;
         ·工作组交换机;
         ·主干交换机;
         ·企业交换机;
         ·分段交换机;
         ·端口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等。

                      
        局域网交换机是组成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对用户而言,局域网交换机最主要的指标是端口的配置、数据交换能力、包交换速度等因素。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换端口的数量;
        (2)交换端口的类型;
        (3)系统的扩充能力;
        (4)主干线连接手段;
        (5)交换机总交换能力;
        (6)是否需要路由选择能力;
        (7)是否需要热切换能力;
        (8)是否需要容错能力;
        (9)能否与现有设备兼容,顺利衔接;
       (10)网络管理能力。   


四、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交换机网络中的瓶颈问题
                   
        交换机本身的处理速度可以达到很高,用户往往迷信厂商宣传的Gbps级的高速背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连接入网的工作站或服务器使用的网络是以大网,它遵循CSMA/CD介质访问规则。在当前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中多台工作站会同时访问服务器,因此非常容易形成服务器瓶颈。有的厂商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在交换机中设计了一个或多个高速端口(如3COM的Linkswitch1000可以配置一个或两个100Mbps端口),方便用户连接服务器或高速主干网。用户也可以通过设计多台服务器(进行业务划分)或追加多个网卡来消除瓶颈。交换机还可支持生成树算法,方便用户架构容错的冗余连接。
                     
        2.网络中的广播帧
         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Windows NT等,而Lan 
         Server的服务器是通过发送网络广播帧来向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这类局域网中广播包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交换机的效率,这时可以利用交换机的虚拟网功能(并非每种交换机都支持虚拟网)将广播包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每台文交换机的端口都支持一定数目的MAC地址,这样交换机能够“记忆”住该端口一组连接站点的情况,厂商提供的定位不同的交换机端口支持MAC数也不一样,用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交换机端口的连接端点数。如果超过厂商给定的MAC数,交换机接收到一个网络帧时,只有其目的站的MAC地址不存在于该交换机端口的MAC地址表中,那么该帧会以广播方式发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

        3.虚拟网的划分
         虚拟网是交换机的重要功能,通常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三种:
         (1)静态端口分配
                   
          静态虚拟网的划分通常是网管人员使用网管软件或直接设置交换机的端口,使其直接从属某个虚拟网。这些端口一直保持这些从属性,除非网管人员重新设置。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比较安全,容易配置和维护。
         (2)动态虚拟网
                   
          支持动态虚拟网的端口,可以借助智能管理软件自动确定它们的从属。端口是通过借助网络包的MAC地址、逻辑地址或协议类型来确定虚拟网的从属。当一网络节点刚连接入网时,交换机端口还未分配,于是交换机通过读取网络节点的MAC地址动态地将该端口划入某个虚拟网。这样一旦网管人员配置好后,用户的计算机可以灵活地改变交换机端口,而不会改变该用户的虚拟网的从属性,而且如果网络中出现未定义的MAC地址,则可以向网管人员报警。
           (3)多虚拟网端口配置
                   
            该配置支持一用户或一端口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这样可以将一台网络服务器配置成多个业务部门(每种业务设置成一个虚拟网)都可同时访问,也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的资源,还可让多个虚拟网间的连接只需一个路由端口即可完成。但这样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虚拟网的业界规范正在制定当中,因而各个公司的产品还谈不上互操作性。Cisco公司开发了Inter-Switch 
            Link(ISL)虚拟网络协议,该协议支持跨骨干网(ATM、FDDI、Fast 
            Ethernet)的虚拟网。但该协议被指责为缺乏安全性上的考虑。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中使用了大量的共享式Hub,通过灵活接入计算机端口也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4.高速局域网技术的应用
                   
           快速以太网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与传统以大网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但100BASE-TX、100BASAE-T4及100BASE-FX对传输距离和级连都有了比较大的限制。通过100Mbps的交换机可以打破这些局限。同时也只有交换机端口才可以支持双工高速传输。
                   
           目前也出现了CDDI/FDDI的交换技术,另外该CDDI/FDDI的端口价格也呈下降趋势,同时在传输距离和安全性方面也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它是大型网络骨干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除了设计中要考虑网络环境的具体需要(强调端口的搭配合理)外,还需从整体上考虑,例如网管、网络应用等。随着AT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帧交换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它将成为工作组网的重要解决方案。

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它能够利用一种或几种网络协议将本地或远程的一些独立的网络连接起来,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逻辑标识。路由器通过逻辑标识将指定类型的封包(比如IP)从一个逻辑网络中的某个节点,进行路由选择,传输到另一个网络上某个节点。

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像树的主干一样,它是各分枝的汇集点。HUB是一个共享设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而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正是因为HUB只是一个信号放大和中转的设备,所以它不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即不具备交换作用。所有传到HUB的数据均被广播到之相连的各个端口,容易形成数据堵塞,因此有人称集线器为“傻HUB”。 

        HUB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HUB主要用于共享网络的组建,是解决从服务器直接到桌面的最佳,最经济的方案。在交换式网络中,HUB直接与交换机相连,将交换机端口的数据送到桌面。使用HUB组网灵活,它处于网络的一个星型结点,对结点相连的工作站进行集中管理,不让出问题的工作站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并且用户的加入和退出也很自由。

        HUB的分类。依据总线带宽的不同,HUB分为10M,100M和10/100M自适应三种;若按配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型HUB,模块化HUB和堆叠式HUB三种;根据管理方式可分为智能型HUB和非智能型HUB两种。目前所使用的HUB基本是以上三种分类的组合,例如我们经常所讲的10/100M自适应智能型可堆叠式HUB等。HUB根据端口数目的不同主要有8口,16口和24口等。

        HUB在组网中的应用。由于10M非智能型HUB的价格已经接近于款网卡的价格,并且10M的网络对传输介质及布线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许多喜欢“DIY”的网友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组建自己的家庭局域网或办公局域网。在前些年组建的网络中,10M网络几乎成为网络的标准配置,有相当数量的10M 
         HUB作为分散式布线中为用户提供长距离信息传输的中继,或作为小型办公室的网络核心。但这种应用在今天已不再是主流,尤其是随着100M网络的日益普及,10M网络及其设备将会越来越少。

          虽然纯100M的HUB给桌面提供了100M的传输速度,但当网络升级到100M后,原来众多的10M设备将无法再使用,所以只有在近期才开始组建的网络,才会无任何顾虑地考虑100M的HUB。很多网络设备生产商正是瞄准了10M与100M之间的转换的这个时机,纷纷推出了既兼容10M的10/100M自适应HUB。10/100M自适应HUB在工作中的端口速度可根据工作站网卡的实际速度进行调整:当工作站网卡的速度为10M时,与之相连的端口的速度也将自动调整为10M;当工作站网卡的速度为100M时,对应端口的速度也将自动调整到100M。10/100M自适应HUB也叫做“双速HUB”。从技术角度来看,双速HUB有内置交换模块与无交换模块两类,前者一般作为小型局域网的主干设备,后者一般处于吕中型网络应用的边缘。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用户为减少交换机的负载,提高网络的速度,在选用与交换机相连的HUB时,也选择具有交换模块的双速HUB,因此内置交换模块的双速HUB将是从10M升级到100M时的最佳选择。

         在选用HUB时,还要注意信号输入口的接口类型,与双绞线连接时需要具有RJ-45接口;如果与细缆相连,需要具有BNC接口;与粗缆相连需要有AUI接口;当局域网长距离连接时,还需要具有与光纤连接的光纤接口。早期的10M 
        HUB一般具有RJ-45,BNC和AUI三种接口。100M HUB和10/100M 
       HUB一般只有RJ-45接口,有些还具有光纤接口。

        4,常用的HUB品牌。像网卡一样,目前市面上的HUB基本由美国品牌和台湾品牌占据。其中高档HUB主要由美国品牌占领,如3COM,INTEL等;台湾的D-LINK和ACCTON占有了中低端HUB的主要份额。

posted @ 2006-05-23 14:49 karen 阅读(23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MCU

什么是MCU?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

MCU的分类
MCU按其存储器类型可分为MASK(掩模)ROM、OTP(一次性可编程)ROM、FLASH ROM等类型。MASK  ROM的MCU价格便宜,但程序在出厂时已经固化,适合程序固定不变的应用场合;FALSH ROM的MCU程序可以反复擦写,灵活性很强,但价格较高,适合对价格不敏感的应用场合或做开发用途;OTP ROM的MCU价格介于前两者之间,同时又拥有一次性可编程能力,适合既要求一定灵活性,又要求低成本的应用场合,尤其是功能不断翻新、需要迅速量产的电子产品。


posted @ 2006-05-23 14:27 karen 阅读(1669)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